朕不吃这一套_第19章 错估形势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19章 错估形势 (第1/2页)

    祝祥完全错估了形势。

    一是他以为朱厚照在袒护张家兄弟,此时站出来,会讨得小皇帝的欢心。

    二是借此机会讨好张家兄弟,巩固姻亲关系。

    三是引起小皇帝的注意,想把现在这个闲职换成一个肥缺。

    此时见最小皇帝满脸笑容,以为自己做对了。

    “回皇上,此时由臣自作主张,并无任何人指使。”

    “祝祥,朕问你,当年先帝是如何处置李梦阳的?”

    “这个……。”

    祝祥也是聪明人,一听朱厚照这样问,就感到不妙。

    正在斟酌言语,一边的李东阳抓住了机会。

    “皇上,当时已经查清,李梦阳并无过错。先帝圣明,没有被奸人蛊惑。李梦阳无罪释放,官复原职。”

    李东阳虽然在文艺思想上跟李梦阳不同,但是在张家兄弟的事情上,两人都是受害者,利益是一致的。

    他敏感地捕捉到了朱厚照的意图,第一个站了出来。

    李东阳此言一出,那些看不惯张家兄弟的人,就纷纷站出来。

    “皇上,李梦阳一事,先帝已有定论。祝祥旧事重提,实属居心不良。”

    “皇上,祝祥报复李梦阳是表,否定先帝是里。此乃对先帝大不敬。理当处死。”

    “皇上,祝祥诋毁先帝,理应处死。”

    很快,形势就变得一边倒。那些跟张家兄弟和外戚、勋贵关系密切的朝臣,也不敢站出来。

    “皇上,臣请杖毙祝祥,以正视听。若放任祝祥之流翻案,必定有人群起效仿。那是皇上不孝,便是太后也不能答应。”

    刘健这番话,点到了关键之处。

    给祝祥扣上对先帝不敬的帽子,朱厚照如果不维护先帝的名声,就是不孝。

    张太后那里,因为涉及到先帝的名誉,也不会出面袒护祝祥。牺牲一个外围人物,她完全可以接受。

    第三个关键之处,便是杀一儆百,避免还有人给张家兄弟之流洗白。

    张家兄弟虽然还没有被法办,但是在道德上已经处于被人鄙视地位。

    如果扳倒了李梦阳,就证明他当年是诬告,张家兄弟就此洗白。

    这是朱厚照和大臣们都绝对不愿意看见的结果。

    “刑部,祝祥此举,该如何处置?”

    朱厚照转向刑部尚书闵珪。

    闵珪心中早已有数,立刻回答。

    “这等小人,杖笞一百即可。”

    “众爱卿以为如何?”

    “臣并无异议。”

    “臣附议。”

    一时间,众臣纷纷附议。

    “既然众爱卿没有异议,便如此处置。不过,祝祥乃外戚姻亲,朕法外开恩,减去二十,杖笞八十即可。锦衣卫执刑,刘瑾监刑。”

    锦衣卫大汉上前,把祝祥掀翻在地,拖了出去。

    “皇上圣明啊。”

    刘健、李东阳带头下跪,众人齐呼皇上圣明。

    类似祝祥这种事情,其实有两种处理方式。

    一是下狱治罪,不过要走司法程序,拖得时间长,中间就可能有人干预,出现变故。

    另一种方式,就是廷杖这种快速简易方式。看起来似乎只是打一顿,但是这里面很有名堂。

    打个七八十杖,基本上就打死了。即使张家兄弟想出手,也来不及。

    皇上都同意,已经是既成事实,祝祥死了也就白死。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