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194章成名(一) (第2/2页)
时候,很能引起各怀心思的人们的同仇敌忾。 就在雁门郡烽火四起的时候,晋地南部各路援军陆续都在往晋阳汇集,只是突厥人兵锋太盛,大家都是犹豫不前,害怕自己去了,不但于事无补,还将自己的性命丢在雁门。 这要是皇帝有谱点,大家还愿意拼死去救,但这位皇帝三征辽东,战死了那么多的将士,这位除了一次次的招募府兵,再掀战火之外,好像对其他的都是无动于衷。 那么多的老臣这几年陆续故去,能享身后之荣者,寥寥无几,其他竟都带着这样那样的罪名郁郁而终。 这就太可怕了,谁知道自己带兵去雁门,一战败死,会不会落个救援不利的罪名? 而这个时候,身为河东宣慰使的李渊李大使,还正在优哉游哉的剿匪,一点来晋阳效力的意思也没有。 不过,他的次子,渐渐长成的李世民不同意了,他跟自己的舅兄长孙言道,至尊被围雁门,父亲故作不知,此事十分不妥。 不论雁门之战结果如何,此战过后,定遭天下人唾骂,于父亲威名十分不利。 作为父亲的儿子,我当为父亲排解忧烦。 于是,这位出身显赫,新婚不久的关西世阀少年,本来想着去父亲麾下效力,此时却改了主意,投在了过路的,北去援救雁门的左屯卫大将军云定兴麾下。 当时,他也只有十六岁,虽得云定兴赞许,军职却只是个旅帅,还随在云定兴身边,好像一个闲人一样。 不过,这确实是李世民成名之始无疑。 当然,这也是北地李破李定安的成名之战。 他比悲催的李二可就强的多了,作为渐渐领了恒安镇兵权的他来说,这简直就是千载难逢的良机。 突厥大军主力,完全被吸引在了雁门郡,马邑各部突厥兵马,都很悠闲。 铁勒人的勇士,仆骨吉思兵败云内,几乎全军覆没的消息,他们是一无所知。 而且,最为重要的一点是,各部分散之外,他们的兵力并不多。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云内马场,此时马场中的房屋,都已经被突厥人所占用,牧场,也被突厥人当做了自家的草场。 几个突厥附属部族的小部落,凑起了几百人,赶着牛羊来为可汗效力。 他们拖在大军的身后,挺聪明的在云内马场这里留了下来,一来呢,是作为马邑突厥各部的补充,美其名曰,为各部看管牛羊。 实际上,他们也想尽量多的保全自家的财产不被其他部落的人吃光了。 因为他们很明白,战利品就不用想了,好一点的话,还能从各个尊贵的将军贵族那里弄上一些,倒霉的话,他会此次随着大军南下,就会一无所获。 所以,想方设法的保证自己的财产能损失的小一点,就是最好的结果了。 这是草原上的小部落的生存之道,不用多说什么。 但云内马场位置优越,神武那边的人也看上了这里,当然,这次收获颇丰,没必要跟些不起眼的小部落计较。 所以他们将一部分牛羊马匹也交到了这里,派了些人过来,让小部落的人帮着看管,而且还许诺了一些奴隶和战利品,要是能一直等到大军撤军北归,这就是很融洽很和谐的一个结局。 可惜的是,战争当中,皆大欢喜的局面向来很少出现。 差不多一千突厥人,在这片牧场上,放养了大量的羊群和战马,丝毫没有身在敌境的自觉。 不过呢,也不能太过责怪他们的轻敌。 数十万大军啊,那种风卷残云般的疯狂气势,在草原上可是百年难得一见的景象。 这样一支大军,就好像百万大军出现在河北涿郡一样,曾经见过的人,都不会相信,这样一支大军会面临失败。 而大军就在前方,马邑其实已经沦为了大军后路,又能有什么危险是一千突厥勇士不能应对的呢? 再说,铁勒的勇士们近在咫尺,神武那边也不远,真还就没多少让不放心的地方。 在云内马场中,有着牧民和战士混合的责任的突厥人,小日子过的相当不错。 每天烤羊肉,喝奶酒,还从神武那边弄了些女人回来,这种快乐时光,在草原上半辈子了,也没如此享受过呢。 如果可能的话,这些家伙真希望战争一直持续下去,在他们看来,这已经是一片任他们予取予求的土地,是天神赐给他们的乐土。 他们的人数一直增减不定,因为一些家伙还是喜欢神武那边儿,有了机会,就想方设法的往那边跑。(未完待续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