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复辽东失地(十二) (第1/2页)
如今的大明王朝,虽然国力蒸蒸日上,渐渐向好,但是土地问题尤为严重,还有成千上万的百姓没有土地,处在颠沛流离的边缘,随时都有可能演变成民乱。 然而,现在乃是多事之秋,朝廷正在整肃吏治,不可能再大肆搞土地改革,否则的话,将会严重激化与那些权贵、士绅的矛盾。 毕竟,兔子急了还咬人! 最为关键的是,小冰河时期越来越近,影响越来越明显,旱灾已经不只是局限于西北,陕西等地,开始向中原等地蔓延。 即便有着兴修水利,即便有着新农作物玉米、番薯等的推广,即便极大的降低了老百姓的赋税,然而,随着小冰河时期的到来,完全爆发,一连数年的旱灾持续,即便朝廷再如何的赈灾,但效果也非常有限。 毕竟,一连数载的天灾,面对旱灾,任何的抗灾措施,都是那么的渺小,依旧改变不了一个结局,那就是大面积旱灾的地方,将会出现大量的灾民,饥寒交迫之下,面对死亡的威胁,他们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做得出。 作为一名历史学者,崇祯深深地知道,要想将小冰河时期影响降到最低,要想最大化的稳住灾民,唯有移民,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! 在这个时代,别人或许不知,他却很清楚,小冰河时期,持续的时间,不是一两年,也不是三五年,而是足足五百年年,而这十余年,是灾情最为严重的时期,几乎是无解,面对这样的情形,一味地赈灾,再如何富强的朝廷,也会被拖垮,无力而为。 如此一来,进行适当地移民,就是最好的解决之策。 毕竟,发生小冰河时期的范围有限,只要渡过了最为严重、最为艰难的十余年,后面就好办多了。 最为关键的是,随着人口的转移,随着人口数量的减少,中原地区的压力就会骤然减少,以那些江川河流等资源,还可以让不少的百姓渡过难关,即便没有朝廷的赈灾。 而且,东北地大物博,土地广袤,土地肥沃,足以养活数百万人,即便是中原的旱灾再如何的严重,也不会影响到那里。 恍惚间,崇祯的眸光闪烁,暗自呢喃道:“或许,我也可以建立一个北大仓......” 相比于崇祯的思绪百转千回,在这个时候,袁可立脸上的焦虑之色愈发的明显,那种欲言又止的感觉愈发的强烈,最终还耐不住心中的那种冲动,打断了崇祯的思绪。 “皇上,微臣有一事相求,还望皇上能够答允....” “哦...袁爱卿,究竟是什么事情,居然让你流露出如此之态?” 崇祯的心中很是好奇,看到袁可立这副模样,说话之时,那种近乎于哀求的神态,心中很是不解,尤其是对方神色中夹杂着的欲言又止之意,崇祯就知道,事情不小。 否则的话,袁可立也不会有如此之态。 扑通~! 忽然间,袁可立直挺挺地跪了下去,使得众人心里都是一惊,很是意外,面露错愕之色,接下来的话语,更是蕴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