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1章 大幕拉开 (第3/3页)
些营兵对曹友义颇有敬畏之意,无人放枪放箭,象征性抵抗一波后,曹友义便冲了出去。原毓宗叹了口气,拦一下意思意思,对李自成能有个交待,真拼命也没必要。 港口一片混乱,上万逃难百姓都聚集在这里,寻找下海的船只。已经有些船装满了难民泛舟海上。曹友义见此,亲率数十骑开道,直奔水师营寨。守军一哄而散。 曹友义选了8艘保养最好的战船,解缆升帆,在追兵赶到之前离开了天津。 如今南风渐起,海上的这些民船根本跑不动,速度都很慢。曹友义也只能不断戗风。 “中丞,我们去哪?” 曾樱收回注视天津的目光,“去登州。” —————— 金城,元老院。 新元老院由金城市长古驰亲自设计,经过一年半的施工,刚刚投入使用。贝勒米船长高举战刀的雕塑伫立在元老院前的广场上,同盟星鸟国旗在其后猎猎飘扬。 新元老院是一座罗马殿堂式的建筑,高高的台基之后是9根两层楼高的立柱,拱廊之上装饰有舰炮和桂冠。高耸的穹顶之下,元老院大会议厅可以容纳400人。 中国剧变的消息,由快船不计成本地逆风送到金城。元老院召开紧急会议,商讨对策。许多人都想起守序几年前的预言,心头一沉。 金城的海上贸易,对中国产品的依赖性很强。丝绸、陶瓷、铁器等等,中国能生产世界上最好的民用品。国家的发展蒸蒸日上,没有人希望节外生枝。可中国正在发生的剧变,让元老们心头蒙上一层阴影。 “明朝政权的崩溃,对我们是挑战,却也可能是加速发展的机遇。”讲台上的守序声音洪亮。 元老们议论纷纷,前排有人站了起来,“请问执政官阁下,您所指的机遇是什么。” “更多,更便宜的移民。尤其是那些我们渴望已久的高端人才,丝绸和印染布工人,瓷器工匠,熟练的铁匠。” “阁下,您说的很对。这确实是我们的机会,但我们不希望因为这些原因卷入东亚大陆上的战争。” “aye,aye。”四周传来一片附和声。 “执政官阁下,我们应当谨慎地观察中国大陆的变化,在尘埃落定之前,不表明我们的态度。”更加大声的附和声显示,这是元老院的主流意见。 守序点头道,“菲尔比元老,你说的对,在尘埃落定之前我们不能表态。但那也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完全袖手旁观。我相信巴达维亚、马尼拉和澳门都不会坐视中国的变化,如果要在中国获取更大的利益,我们有必要近距离观察评估中国的形势。” 菲尔比与周围的人商量了一阵,“阁下,我们认同你关于接触的建议。但我们认为这种接触不能是战争。” “不会有战争,但我向元老院申请获得必要的自卫权。” “您如何定义自卫权?” “在获得人口和货物的过程中,如果遇到抵抗,我们将采取自卫行动。” 菲尔比笑着摇摇头,“阁下,必要的自卫当然是可以的。但对于您北上的行动,我建议不要从金城携带超过150的陆军士兵。” 三个不满编的连,元老们想到。 见守序并无异议,议长敲了敲木槌,“现在就菲尔比元老的建议表决。” 多数通过。允许守序率领一只有限的远征队与中国大陆接触,目的是为了获得人才和更多的硬通货,以缓解金城目前的财政危机。 晚上,守序在官邸接见了菲尔比,“你做的很不错。” 守序担心他北上的建议被元老院否决,便和菲尔比演了一出双簧。 “多谢大人。但是大人,150名士兵不会太少吗?” 守序笑道,“如今金城的常备陆军旅不满编,总共只有不到2000人。抽再多的人,提案通过的可能性就不大了。” “大人,我不明白。海军一艘巡航舰都不派,陆军也只有150人,您能做的很有限。” 守序微笑着端起酒杯,“菲尔比,你们都忘了台湾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