另类明末_第十九章 羡慕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十九章 羡慕 (第1/2页)

    某天中午,赵涛的蜈蚣号半载而归,看到卜家的三条大海船杨帆出海。而且吃水很深,估计装了不少的货。

    上岸后找卜家的鱼行销售渔获,赵涛还和掌柜的打听,这三条船要到哪里去?

    掌柜也和赵涛熟悉了,直言这三条船是去北边的倭国做生意,“很赚钱的!”

    赵涛远远的看着海面上远去的三条大海船,心里颇为羡慕。

    心细如发的许云山知道赵涛那点小心思,还说不久的将来你也会有一条大海船的!

    赵涛苦笑自己还欠下好多的债呢,就是有了大海船为了攒足去海外做生意的本钱,还需要积累好几年时间!

    “急啥,有我们在慢慢还就是了。”

    回到家里,赵涛看到老妈正坐在门前的挑檐下摇着纺车在捻线,这是在为织布做准备。

    一道灵光在赵涛的脑子里闪过,“妈,我给你做一台新式的纺纱机如何,轻轻松松就可以同时捻16根线。”

    秦氏听了大笑,还说不要16根线纱,就是能再多一根就已经很厉害了。

    “赶紧造!”赵乘风知道儿子现在的厉害,“造出来家里给你一半的赚头,补贴你买船的欠款。”

    好嘞。赵涛要的就是这个!

    后世的赵涛也是个老实人,他不喜欢欠人家的钱,后世手机上的花呗白条啥的他一概不喜欢。所以现在他也不想欠人家的钱,范家500两买船的欠款给了他很大的精神压力!

    随即赵涛请假几天在家画图纸,随后还到范家造船作坊,盯着范百龄将他需要的材料给做好,他自己还在家打造了一个手摇式的飞轮,外加几个小小的齿轮。

    听说赵涛又出新玩意,很喜欢机械的李大海也巴巴跑来,以打下手的名义观摩。

    乒乒乓乓,一阵装配,很快一抬100年后的珍妮纺纱机就做好了。最原始的珍妮纺纱机只能纺8根棉纱,到后来经过不断的改进,已经可以纺80根纱线。

    现在赵涛不过是小试牛刀而已。

    秦氏还装上棉花,赵涛手摇飞轮,纺纱机开始缓缓的转动,原料框里的棉花经过一个个的小孔后被拉细,最后竟然真的成了很细很细的棉纱。

    “灵光咯;灵光咯!”秦氏高兴的直拍手。

    李大海也是看呆了,他知道有了这台机器纺纱的线条仅仅多了15条,但不要忘记了效率却一下子提升了几十倍!

    可以这么说,赵涛只要再多做几台这样的机器,他就可以发大财!

    赵乘风也是非常高兴,直夸“这赤佬手真巧!”

    为了试验,秦氏特意买了十斤棉花,结果两个时辰就用完了。

    要是按照秦氏原本一个人摇纺车捻线,能够她捻一个月的!

    这效率搞得都有些吓人!

    可别看它是手摇的机器,它可是工业革命的开始!

    意义非常重大!

    许云山还高兴的拍拍赵涛的肩膀说,看看逼一下你的聪明才智就发挥出来了,再想想还有啥赚钱的好办法都拿出来。

    李大海回家后还和他老妈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