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招待所:从傻柱开始_第17章 给傻柱保个媳妇!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17章 给傻柱保个媳妇! (第1/2页)

    望着前方一老一少的落寞身影,潘闲心中百转千愁,以阿梅的身材和模样,放在现在社会,哪怕眼睛看不见,依然能成为宅男女神,受人追捧。

    因为阿梅不是眼睛遭受重创,只是看不见,许是角膜有问题。

    世界上,第一例成功的眼角膜移植手术,据说是拿破仑战争结束后,一个叫萨米埃尔-比格的人做的。

    他当时被关押在埃及的监狱里,但他设法为一只宠物瞪羚移植了角膜。比格成功的消息传播开来,其他人试图用玻璃片或者用取自动物的角膜来代替损坏的角膜,但都没有成功。

    后来,一位在奥尔米茨的摩拉维亚镇工作的德国外科医生爱德华-泽尔,在1906年设法将一个人的角膜移植到另一个人的眼睛上,获得了成功。二战之后,细针和细丝线的出现使外科医生能够更精确地缝合移植的角膜。

    因此六七十年代的角膜移植手术,成功几率还是蛮高的,只要扛过最容易感染的前半年,后面就能恢复正常。

    主要角膜没有血管,不会被免疫机能排斥,成功几率非常高。

    “白姨,阿梅的眼睛是从小就有问题,还是后来忽然瞎的?”看着阿梅被李奶奶牵入拐角,消失在眼帘,潘闲回过头来问道。

    “小时候没问题,十三四岁的时候在外面淋了雨,发了一夜高烧,然后第三天眼睛就看不见了。”

    白寡妇提起这事,一阵唏嘘,好好的一个姑娘,突然成了一个瞎子。

    不仅生活无法自理,还要连累家人。

    万幸阿梅的父母、爷爷奶奶为人都不错,愿意照顾她,这要换成心狠一些的人,可能随便找个人,就把包袱给丢出去了。

    远的不说。

    单单杨家村里面,就有好几个三十多、四十岁、死了老婆的男人,想花钱把阿梅娶回去做老婆。

    可这些人,要么歪瓜裂枣,要么脾气暴躁,喜欢打女人。

    让阿梅嫁过去,无异于亲手将女儿推入火坑。

    “果然是高烧致盲!”潘闲闻言,轻叹:“其实这病能治,只是交钱排队,等来别人捐赠的眼角膜,就有很大几率通过移植角膜,恢复视力。”

    “阿梅的父母去保城问过,需要角膜的人很多,光排队就得好几年,而且费用极高,动辄几十上百,这对去村卫生室几毛钱都要赊账、一两块就能捉襟见肘的穷苦百姓,无疑是一笔巨款,他们也难啊!”

    白寡妇年轻是有幸嫁到城里,现在又有何大清拉帮套,生活过的相当有滋味。

    可是她这样的生活,已经远离了大众,别说在村里,便是在保城里面,那也是生活水平较高的那一拨。

    “白姨,我想帮帮阿梅。”

    潘闲是一个心思比较活络的人。

    如果不是一开始就选了杨澜,晚上就要去对方家里相亲,他可能直接就去和阿梅相亲了,十拿九稳的事。

    回头把人带回去,自己走了也不怕。

    傻柱不是喜欢献爱心嘛!

    那就让他把爱心全部献给阿梅,这姑娘长得可不比秦寡妇差,绝对能让傻柱同情心泛滥。

    唯一值得注意的,可能就是秦寡妇、贾张氏等人狗急跳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