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第一百三十四章永昌太守王伉 (第1/1页)
蒋琬等人见来敏对陛下态度越发恭敬,不禁纳闷。 又想到此人曾是陛下东宫旧臣,地位更比霍弋、费祎、董允等高。 这等身份与陛下关系密切,倒也说得过去。 来敏见众人收起方才惊怒之势,转而沉思,扶须点点头,而后看向陛下。 “看过此信之后,陛下有何想法?” 李世民快速浏览过信件,发现信中几人皆怀疑李仁只是‘马前卒’,负责引起蛮夷不满,其余诸事必定另有他人主使。 “敬达,信中言明李仁乃李福族人,又曾为郡县下属小吏。 仅凭其原本身份,并不足以威压魏狼等人。 看来其中少不了李福乃至其余益州朝臣参与啊!” “确实如此!不仅李福等人逃不开干系,吾以为,汶山郡守府乃至下辖各县属官,最少有一半人都或多或少参与了此事。 陛下试想,即便李福在朝中位高权重,但毕竟其人不在汶山。 若无汶山当地各阶层文武官吏相助,李仁怎能力压魏狼等人,强行抢占土地?” 听着陛下与来敏交流,蒋琬等人终于逐渐进入了状态。 “敬达所言不虚,不仅如此,以吾之见,恐怕抢占土地之事只不过是个引子罢了。 如今蛮夷方才心悦诚服,陛下先平叛,又令马承等人比武立威。 若未有重大事件作引,恐怕长时间内,蛮夷之人都不可能主动与朝廷对立。 从目前建宁、汶山两处急情来看,益州诸公这是欲挑唆蛮夷与朝廷关系啊!” 来敏闻言,一改先前跋扈之状,向蒋琬等人稽首一拜,认真道: “公琰与吾想到一块去了。 只是在下有些想不通的是,挑拨蛮夷与朝廷关系同时,为何要置习承业等郡守于死地? 若解释为李仁等人报复他们,却又显得不是那么合理。 谋害郡守,往严了说,可是够得上谋反之罪了!” “朕倒是有个猜测,不一定准确,还请诸公共同斟酌。” “愿闻陛下高见!” “咱们一直是将李仁、王振等人与家其族包括益州士族连在一起看的。 固然理所当然认为,抢占土地与谋害郡守是同一桩案件的两个阶段。 倘若将台前之人与益州士族分开来看呢? 有没有可能李仁、王振只收到了欺压蛮夷、蛊惑郡守的指令。 之后郡守遇害,他们并未参与,或是并不知情呢?” “这样来看,整件事确实更加合理一些了。 台前之人,只负责挑起争端,顺便拉拢可与益州士族同流的郡守。 而之后谋害郡守之人,却与他们无半点关联,仍然算作‘隐于暗处’之人。 吾等若追查,最多查到李仁、王振以权谋私,大不了贬官或是判个杖刑,并不能将他们置于死地。 而谋害郡守之事,吾等却只能去查被擒的歹徒。 若歹徒咬死不认,或是知道的有限,证据不足之下,吾等就拿幕后之人没了办法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