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技强国,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_第135章 后续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135章 后续 (第1/4页)

    秦。

    杜殷正在和自己的乡人赶路。

    杜殷是亭长,他这次是押送这一批民夫大概三十多人前往秦直道的工事现场。他走在前面,他的一个手下走在队尾。

    “大家再走一段时间,争取今天可以越过这一座山。”眼看太阳已经西斜,杜殷大声的鼓励着民夫们,“要是无法按时赶到工地,大家都要挨罚。”

    大家都知道律法严苛,迟到几天要挨批而且还可能罚款,要是遇到一个苛刻的酷吏,那就更倒霉,因此纷纷加快了脚步。

    终于,在入夜的时候翻过了山,找到了一个适合歇脚的地方,生起了火堆,准备在这野外过一夜。他们人多,倒不用担心什么安全问题。

    火堆熊熊燃烧,周围的温度也逐渐的暖和了起来。

    杜殷和民夫们都拿出了出发前早就准备好的干粮,无非是一些麦饼、稷饼之类的,放在火上烤一烤,有一种原始的淳朴的香味。

    边吃,就边聊。

    "这麦磨成粉之后做的饼子的确是比以前好吃多了。"“你家大方,我家可舍不得去磨粉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也只磨了一点点,怕不是只有贵人家里才敢餐餐吃这样的精细麦粉。”

    杜殷顿了一下,他虽然是亭长,但家中也没有奢靡到顿顿吃细麦粉的地步。不过……他暗中吞了口口水,用麦粉做的汤饼可真好吃啊。

    聊着聊着,民夫们就问到了这次的徭役。"秦直道啊,那可是仙画中提到的秦直道啊!"

    所以这一次的徭役,大家内心的抵触心情少了很多,干净利索的收拾东西就出发了。更何况,杜殷还宣布了一个新的消息。

    “亭长,听说咱们去那边,是有工钱拿的是么?”有人问。杜殷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:"你已经问过我不下十遍了!不长脑子吗?"

    不过他看到所有人的眼睛都亮晶晶的看着自己时,忍不住叹了口气,第十一次回答:“对,这次是可以领工钱的。和抵债抵罪的人一样,不过要少一点。男丁一天六钱,管饭四钱。"

    “但是需要服役一个月后才能领到工钱。前一个月是没有的。”虽然标准更低,也有其他条件,但大家听了后依然很高兴很兴奋。

    “大王圣明。”有

    人一不小心把之前的称呼给叫了出来。

    “哎,要是有钱领,那谁都愿意去做徭役。”"不错,累点就累点,能有钱拿还有什么好说的?"“而且这路也的确是该修一修了。”有民夫看着自己脚底下这条也坎坷的野路,皱眉道。

    这些野路全靠人踩出来,有个几天不过人,野草就开始疯涨,所以他们一边走一边还需要携带镰刀割草。

    杜殷道:“你们去那边好好学学秦直道是怎么修的?说不定到时候咱们乡里面也可以把那条路修一下。"

    杜殷又忍不住道:“你们这次还真算是命好,听说秦直道是扶苏公子与蒙恬大将军一起督办。公子怜惜你们,还给工地那边准备了医工。据说还是从咸阳城里的医院出来的。"

    换成以前,哪有这样的好事?

    现在军队里还有工地上,都有不少的医工。有的是从城中调去,有的是从咸阳城医学院出来的。医术不说有多高明,但一些小伤口还是可以处理的。

    民夫们闻言果然很激动,甚至有人开始在火堆旁跪下磕起头来。对着咸阳城同时也是对着高空上悬挂的天幕。

    "陛下仁慈圣明!"

    “好了,安排一下守夜,赶紧睡吧,明天早点起来继续赶路。”杜殷吩咐道。

    他这次也觉得比之前的押运要轻松很多。大家的情绪几乎都是比较积极向上的,不用担心出什么幺蛾子,氛围也好了很多。

    或许除了徭役可以拿到工钱之外,可能和这几年来生活中的一些小改变也有关系。

    很多地方都有了水磨坊,还有水车,朝廷派下来的农官也在各地巡回的指导农人耕地,农人们也被允许可以做一点小生意,去城里卖个菜什么的,而且闲暇时也能松快一下,看看百戏或者是其他。

    和前几年相比,那种时刻紧绷着的感觉似乎正在慢慢消失。

    杜殷能够感受到了一种流动感,而不再是一潭死水,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乡邻们脸上的笑容都多了一些。

    “睡觉吧。”

    有人守夜,其他人都缓缓进入到了梦乡。

    第二天,他们迎着朝阳,开始向前进发。汉朝

    在西南的蜀郡挨着夜郎国的地方,一大群民夫和大汉的士兵们正在安

    营扎寨。

    他们受朝廷之命,来这里修路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