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子造反,自然是诛九族啦!_第37章 我剑也未尝不利!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37章 我剑也未尝不利! (第1/2页)

    “出兵吧,刺史大人!”

    州牧梁仕达眼巴巴看着诸葛青云,那一份渴切的心情溢于言表。

    怎奈诸葛青云不但没有回应,反而再次对着老孟开口问道:

    “如你所说,京城的皇族已然尽数被羁押,朝臣呢?百姓呢?都是何种态度?”

    “京城人口众多,总不该一点反应都没有吧?”

    老孟不敢隐瞒,如实道:

    “据小民所知,北伐军在皇宫接连杀害了二十余位忠臣,之后,再没听说朝臣之中有谁主动站出来反对北伐军的。”

    “至于百姓,北伐军把哄抬粮价的四大粮商枭首示众,百姓们看着还挺高兴的。”

    诸葛青云点了点头,随即做思索状。

    尽管他和周阳素未谋面,可是通过这些事迹,周阳那种杀伐果断的形象已经跃然于纸上。

    梁仕达急了:

    “我说刺史大人,现在是问这些问题的时候吗?”

    “北伐军反了!当务之急是回京营救陛下!”

    一边说着,梁仕达心里却万分懊悔。

    当初从京城出来的时候,怎么就没跟陛下讨一道圣旨,把兵权给拿过来呢?

    悔不当初!

    青州民风彪悍。

    执掌兵权、镇压山民,这是份苦差事。

    镇不住山民,朝廷不答应;镇压的太狠了,山民势必揭竿而起,朝廷更不答应。

    这个尺度很难拿捏。

    正是考虑到青州的特殊形势,无论老皇帝李元浩,还是州牧梁仕达,一直都没有剥夺刺史兵权的打算。

    主要梁仕达没那个本事。

    以他的能力,稳稳当当的做个州牧已经不错了,何必自讨苦吃?

    单单是诸葛青云那份沉稳和从容,梁仕达深知自己就算拍马都赶不上。

    不服不行。

    当下,诸葛青云依旧不慌不忙,老神在在的:

    “州牧大人,京城内部的形势至关重要,本刺史不得不考虑周祥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京城人心动荡,我等即刻回师,尚有可趁之机。”

    “但京城现在的形势应该是趋于稳定的,哪怕七万青州兵倾巢出动,在京城也讨不到便宜。”

    梁仕达当时就不干了:

    “刺史大人,你这是什么意思?讨不到便宜就不去救驾了吗?”

    诸葛青云摇摇头:

    “本刺史并没有说不救,只是需要等待时机。”

    一听这话,梁仕达气的直哆嗦:

    “还要等待时机?太子的大军就在京城附近,随时都有可能对京城发动攻势。”

    “只需我们青州兵从旁策应,攻破京城指日可待!”

    诸葛青云再次摇头:

    “现在谈这些为时尚早,等太子真的攻到京城再说吧。”

    反正就是无论梁仕达怎么劝说,说的脸红脖子粗,诸葛青云始终不肯发兵。

    二人彻底闹僵。

    陡然间,梁仕达眉目转动,眼中闪过几分狠辣之色,猛地抄起桌案上的酒杯,往地上一摔。

    啪!

    “刀斧手何在!”

    夸夸夸~~~

    公堂后身瞬间冲出来三十多个彪形大汉,人人手持鬼头刀,面色不善。

    梁仕达冷笑一声:

    “哼哼,刺史大人,本州牧早就看出你心怀不轨!”

    “陛下在京城朝不保夕,你却推三阻四的不肯出兵,甚至还想等着太子打到京城再说。”

    “你想干什么?”

    “莫非是等着太子和周阳两败俱伤之时,你去渔翁得利?”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